2022年9月29日,县政府党组书记、县长王晴主持召开县政府第21次常务会议。现纪要如下:
一、审定《佛坪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会议认为,《佛坪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能有效解决管理不规范问题,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意义重大。
会议强调,各相关部门要做好《佛坪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引导和宣传解读,做好新旧政策衔接。规范征收程序,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信息共享,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有效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建设,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送审后,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
二、审定《佛坪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
会议认为,全面推行田长制,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采取“长牙齿”的措施保护耕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大行动,是推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大创新。
会议强调,各镇(街道)、各部门要认真落实耕地保护政治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以网格化的“田长制”管理,加快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缝隙”的耕地保护机制,确保全县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升,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由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提请县委审议。
三、审定《佛坪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政策措施》
会议认为,出台《佛坪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政策措施》,有利于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拉动经济稳步增长。
会议要求,要加强政策衔接,结合全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旅游优惠政策和疫情防控相关政策,实施消费拉动,紧跟消费需求,拓展消费场景,全方位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促消费活动。要统筹资金使用,做好全年补贴资金统计,合理分配补贴资金,让更多企业和群众享受政策优惠,增强企业消费信心。要注重政策效果,着眼长远培育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给予个体户和企业发展更多优惠和支持,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政策措施》,由县发改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送审后,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
四、审定《佛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会议认为,绿色生态是我县的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有利于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树立绿色发展新标杆、开拓生态惠民新路径、实现乡村振兴新拓展。
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协同发力,把握突破重点、强力推进落实、大力宣传造势,积极探索“两山”转化有效路径,确保各项工作高效率、高质量推进,加快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佛坪经验”。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由县发改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送审后,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
五、审定《佛坪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由县行政审批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送审后,以县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
六、审定《佛坪县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办法(试行)》
会议强调,审计整改是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重要一环。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对审计工作认识,支持审计工作,主动接受审计监督,认真抓好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佛坪县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办法(试行)》,由县审计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后,提请县委审计委员会审议。
七、听取关于调整2022年审计项目计划的汇报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调整2022年审计项目计划,由县审计局负责,按程序送审后,以审计委员会办公室文件印发执行。
八、学习传达全省审计政策培训会议精神,听取全县审计发现问题建议的汇报。
会议强调,全省审计政策培训会议为抓好新时期审计工作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深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领会全省审计政策培训工作会议精神,要与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充分理解新时代审计的职能定位,充分认识审计监督的政治权威、制度权威,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要求:
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审计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围绕佛坪发展定位,找准审计发挥作用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审计部门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要强化项目管理。原则上党政机关一律不得安排财政资金建设各类具有住宿、会议、餐饮等接待功能的设施或场所,不得安排财政资金对这类设施的维修改造。党政机关办公楼建设必须严格履行审批程序,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建设资金必须是财政预算安排,不得举债建设。对于规避项目审批、钻政策空子搞变通、国有企业立项建设、财政拨款注资违规修建、以租代建量身打造、脱离实际搞形象工程等违规违纪问题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三要深化问题整改。针对各级审计巡视和巡察反馈问题,形成责任清单,按照审计整改要求,明确交办问题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目标要求,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对需要持续整改的,排出时间表、路线图,及时反馈阶段性进展情况,全力以赴推动审计交办问题如期彻底整改到位。
四要聚焦重点领域。在抓好今年审计问题整改的同时,持续加大包括政府债券、楼堂馆所在内的问题跟踪审计整改落实力度,全面完成隐性债务化解目标任务,切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九、审定《2022年秦岭生态保护省市反馈及自查问题整改方案》
会议强调,全县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抓紧抓实反馈问题整改,顶格处理破坏生态行为,坚决扛牢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
会议要求:
一要加快反馈问题整改。由县秦岭办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10月10日前将整改情况形成视频影像资料,在全县“四改一拆一通一落地”暨重点工作调度会上进行调度。对省、市反馈问题,明确县级领导责任,对县级自查问题,明确部门主要领导责任,建立清单台账,抓好问题整改。严格对照问题销号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按程序开展销号备案,做到存量问题加快解决,新增问题坚决遏制。
二要坚持从严监管执法。全面落实秦岭区域“网格化”管理,健全监管网格体系,完善检查自查发现问题工作机制,形成工作闭环,确保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覆盖、无漏洞。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和联合执法检查,持续保持高压震慑态势,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守护好佛坪的绿水青山。
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坚定不移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持续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产业体系。完善项目审批、监管、验收流程和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规范项目建设管理。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增强企业和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自觉,确保秦岭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会议确定:原则同意《2022年秦岭生态保护省市反馈及自查问题整改方案》,由县林业局负责,根据会议讨论意见修改完善,按程序送审后,以县秦岭办文件印发执行。
十、听取全县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会议强调,当前,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又面临国庆期间人员流动增多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全县上下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科学精准从紧从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会议要求:
一要慎终如始,严防疫情输入。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切实拧紧责任链条,保持应急指挥体系24小时高效运转,从严抓好各类卡口查验,精准落实分类管控措施,严防疫情输入风险。
二要科学精准,提升防控水平。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景区、酒店、超市等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严控聚集性活动,近期政府系统组织的各项促销活动和以政府名义举办的各类活动一律停办。全面做好48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三要未雨绸缪,增强应急能力。各部门要强化保障,形成合力,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应急资金、医疗和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确保工作有力有序,形成齐抓共管的疫情防控工作格局。强化应急实战演练,提升早发现、早处置能力,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加强各项应急处置资源储备,重点提升隔离酒店、转运车辆以及核酸采样检测储备能力,全面落实落细各项常态化防控措施。
四要强化值守,保障安全稳定。各镇(街道)、各部门要深入开展国庆节前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检查、大整治,确保安全生产隐患起底清“零”。严格落实国庆假期值班值守要求,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和24小时领导带班、值班备勤等制度,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及时防范处置影响疫情防控和安全稳定的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
参加会议人员:侯全军、王健华、高 钦、晏红波,杨汉强。
邀请参会人员:董福春、肖 峰、胡贵军、王尚春、周贵元、
邓少华、翟少杰、李 峰。
列席会议人员:魏兴强、余小能、王仁全、史宝利、梁 丰、黄学军、陈永波、崔 涛、靳吉荣、陈洪勇、李国林、姜正安、杨春堂、何宏伟、李 宁、李志忠、廖康艺、张 勇、周 睿、黎晓勇、高华丽、王力智、赵 耀、尚 鹏、袁福健、何红刚、陈锋锋、肖景峰、闫桂先,王元琦、许汉兴、朱文政、王 政、周长青、刘小军、覃 文。
主送:各镇人民政府、袁家庄街道办,县政府各工作部门。
抄送:市政府办公室。
县委、人大常委会、政协办公室,县纪委监委,人武部,法院、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