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县坚持把“生态立县”摆在全县发展战略的首位,力求将“美丽生态”变成“美丽经济”,绿色产业正成为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在第六届丝博会上,佛坪优质的绿色能源吸引了众多客商的青睐,佛坪与华电陕西能源有限公司成功签约金水河抽水蓄能水电开发项目,项目规划装机160万千瓦,计划投资40亿元。该项目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该县充分挖掘、利用丰富的水能资源,积极与省市发改部门对接,3个抽蓄站点进入《全国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佛坪县金水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由上下水库、输水系统、地下厂房及开关站等组成,设计年抽水用电量35.75亿千瓦时,设计年发电量26.81亿千瓦时,综合效率约为75%。自6月初开始预可研阶段地质勘探工作以来,已完成勘探40个孔3044米。该项目在前期规划及建设时将生态理念贯穿始终,把生态保护措施落实到的每一个环节中,确保项目建设既生态环保,又能实现绿色能源更持久。
秦岭是我国的中央水塔,作为汉江上游的佛坪,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地和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调水点。为确保一江清水供关中、送北京,佛坪县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严守水资源“三条红线”,加强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实现县、乡、村级河湖长全覆盖,扎实开展“5+1”治水建设幸福河湖三年行动,加快补齐河湖管理基础短板,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县城区上下游、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绿色是佛坪发展最大的底色,全县奋力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坚持旅游一业突破,将全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紧紧围绕打造秦岭大熊猫IP品牌为目标,推进文旅农深度融合。连续十三年举办秦岭大熊猫文化旅游节,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文旅活动;建成秦岭人与自然博物馆及观音山自然学校,生态科普、自然科考、探秘四宝、休闲度假、康养旅游蓬勃发展。
同时,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民宿产业,让群众端上“生态碗”,吃上“绿水青山饭”。陌上花开生态农庄、耖家庄水稻公园、百亩百合花海、携程度假农庄……一个个精致的景点,一批批各具特色的民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体验,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截至8月底,全县累计旅游接待综合收入7.27亿元。
佛坪被誉为“中国熊猫第一县”,森林覆盖率高达91.19%。作为呵护“中国符号”大熊猫、守护秦岭的“生态卫士”,近年来,佛坪县持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文明理念,坚决扛起秦岭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着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切实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经济和生态互融共生、互促共进的绿色发展新路正在徐徐展开。